《诚信北京》20230612夏日反诈大作战:中老年防骗“免疫力” 北京财经频道提要
来自:市经信局
《诚信北京》是全国首档诚信主题的融媒体电视节目,在《诚信北京》中,您不仅可以从诚信榜样里体会诚信的力量,还可以了解更多与诚信相关的资讯。《诚信北京》每周一晚19:30在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首播,在优酷、爱奇艺等多端同步播放。
为维护首都诚信环境、保护首都人民财产安全、提高全民反诈意识,《诚信北京》与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推出特别节目《警官识骗局:夏日反诈大行动》。
1.投资养老变“坑老”
20万元入股当股东坐收年化利息15%。老年朋友做起了投资美梦,这能是真的吗?
杨帆警官:大家要记住一件事,就是天上没有白白掉下来的馅饼。如果真掉下来,躲远一点,指不定掉来的是什么。特别是我们中老年人,大家平时都有一些财产的积蓄,所以说就会有一些这种投资的需要,虚假网络投资这种诈骗的形式,包括我们在刚才视频中看到那种所谓的苹果基地,其实都是骗子为了吸引被害人,把钱从自己兜里掏出来放到骗子的兜里所编出的话术。
2.七旬老人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
反诈中心接到预警线索,提示该老人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但几次询问老人却都解释说是卖保健品的电话,有关是否接到境外诈骗电话、是否遭遇电信诈骗却含糊其辞,每次老人都巧妙地把话题岔开。
随着民警数次上面了解情况,老人越来越不耐烦,数次表示自己没有受骗,民警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困扰。民警只好挑明了说,提醒老人提防骗子冒充公检法犯罪。
走访老人的民警跟老人很熟悉,老人知道他的手机号警号,完全确认他的身份,那为什么面对一位真正的民警,被骗的老人还是选择不报警、不求助,一直隐瞒自己的遭遇呢?
邹红警官:这位老人遭遇的是冒充公检法诈骗!“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民警”、 “警察”或者是“检察官”联系老人,“你名下的某张银行卡涉案违法了,你必须要配合我们调查,并且这个案件是涉密的案件,你不能对任何人提及。”这套话术导致老人一直不和我们说真话,和我们真警察周旋。
杨帆警官:警察在抓捕坏人,或者说即将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工作的时候,绝对不会提前电话通知他。我们不会通过电话告诉他,现在公安机关要对你进行抓捕,或者我们现在要开始进行对你调查。我们一定是先找到人,面对面开展审查讯问,核实案情了解清楚,最后到底是查实还是查否。
尽管老人一直回避民警的走访调查,为阻止老人的财产进一步损失,邹红警官前往老人家中劝阻。但是一开始老人对邹红警官很是提防,反复确认邹红警官的身份。随着邹红警官的深入沟通,老人渐渐意识到自己受骗了,他开始向邹红警官讲述自己的遭遇,十分后悔自己上了骗子的当。
3.大龄女性深陷“杀猪盘”
北京海淀反诈中心发现辖区某事主向骗子转账,警官上门见面劝阻,事主却始终坚称自己没有被骗,在事主如此坚决的抵触态度之下,警官们干着急也帮不上忙。 不久后,骗子卷走了事主的钱,事主这才幡然醒悟,主动前往警局报警。
警方提示:网络交友、投资理财需谨慎,不要盲目轻信他人。
这种骗术之前在我们《警官识骗局》节目里也反复出现过,受害者大多属于年龄在35岁到55岁之间的女性群体,这就是“杀猪盘”骗局。
邹红警官:这类诈骗套路的最后,骗子最终要诱导事主进行投资。骗子虚构一个美梦,低成本高回报,甚至稳赚不赔,他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他让她看到前期的收益,看到你的利润,加大她的对利润的欲望。第三步,比如说虚构自己的身份,我有内幕消息,所以我稳赚不赔。第四步,事主发现这个平台有点问题的时候,骗子以事主之前的投入相要挟。
杨帆警官:“杀猪盘”其实还有一个更加详细的描述,是网络交友诱导投资。“杀猪盘”其实他骗的是什么,并不是只骗感情,他最终的目的还是让被害人把兜里的钱掏出来给骗子。
结 语
两位警官揭露的三种电信诈骗手段,你有没有遭遇过呢?如果未来遭遇类似的诈骗,你学会如何辨别,如何应对了吗?网络诚信不但关乎社会长治久安,还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