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信用动态(2024年6月)
来自:市经信局
纵览信用热点,持续关注信用动态。为增强个人和企业诚信意识,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北京市经信局持续发布“全国信用动态”。汇聚信用领域要闻,弘扬守法诚信,抵制违法失信,共建社会信用体系。
本期导览:
1.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4—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2.《社会信用建设法》经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
3.国务院报告明确,构建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
4.教育部印发意见 履约任教情况与信用记录挂钩
5.交通运输部门加强交通行业从业人员信用监管
6.两部门联合发文: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 加快推动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
7.三部门:部署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
8.八部门: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创新大数据监管和信用监管
9.九部门:加快家政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家政服务员信用评级赋码
1.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4—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6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2024—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围绕建立健全信用法规制度、优化信用信息平台功能、统筹推进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提升信用监管效能等五方面,部署十七条具体任务。
在提升信用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推动出台《社会信用建设法》;推动省级信用立法全覆盖;规范信用信息查询使用的权限和程序,依法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
在统筹推进信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行动计划》优化信用信息平台功能;进一步优化信用数据治理和数据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信用信息质量;加快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
在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方面,《行动计划》鼓励地方探索依托“信用分”拓展守信激励场景应用,推动在医疗、托育、养老、家政、旅游、购物、出行等重点领域实施“信用+”工程。
在提升信用监管效能方面,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机制。
在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信用建设方面,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重点职业人群公共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互查机制。
(来源:信用中国)
2.《社会信用建设法》经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
近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社会信用建设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抓紧修改完善并加快推进立法进程,不断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和规范化水平。
(来源:中国城市信用)
3.国务院报告明确,构建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
6月25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
(来源:源点credit)
4.教育部印发意见 履约任教情况与信用记录挂钩
6月16日,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共同印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
《实施办法》提出,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均须履约任教,未履约任教或履约任教期限不足,按《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约定承担相应责任,违约行为纳入信用记录,并及时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享,违约相关材料归入本人人事档案。履约任务完成前不得到定向地(市、州、盟)之外从教,不得被招录(聘用)为其他公务人员。完成履约任务后即修复相关信用。
(来源:信用中国)
5.交通运输部门加强交通行业从业人员信用监管
6月,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发布《交通运输信用发展报告(2023)》,全面梳理全国交通运输领域信用建设成果。截至2023年底,全国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共享系统已建立941.4万家经营业户、3148万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为实施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打下良好基础。
交通运输部门推进信用监管与业务融合,根据信用评价结果,在工程建设、高速公路运营、客货运输、新业态监管、维修驾培、船舶过闸、船舶检验等领域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有效提升监管效能。下一步,将在“信用中国”“信用交通”网站上加强信用信息公示与查询,为经营主体择优选择交易对象提供便利,促进市场供给和需求有效衔接。
(来源:人民日报)
6.两部门联合发文: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 加快推动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
6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服务质效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的通知》,《通知》从加强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和统一管理、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质效、提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功能、加强支持指导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其中,明确各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负责统筹推进辖区内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工作。原则上一个省份只保留一个省级平台,市级、县级设立的平台不超过一个。整合后的平台应当具有唯一名称、唯一运营主体,不得以“相互联通”“统一入口”“统一标准”等代替整合。
(来源:中国发展网)
7.三部门:部署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
6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围绕推动信息共享、建立评价体系、优化办理服务、强化风险管理等四个方面,扎实推进质量融资增信重点任务,进一步提升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可得性、便利性。
(来源:人民日报)
8.八部门: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创新大数据监管和信用监管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公安部、人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意见》,围绕企业信息变更“一次办”、企业注销“一网办”、开办餐饮店“一体办”三项主要任务,提出十四条具体措施。明确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在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过程中,强化审管衔接,创新大数据监管和信用监管,提升监管效能。
(来源:信用中国)
9.九部门:加快家政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家政服务员信用评级赋码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提出加快家政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家政信用查”与国务院客户端、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全面联通,促进“家政信用查”与地方家政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互通。引导更多家政服务员在“家政信用查”上进行实名认证,推进家政服务员信用评级赋码,探索推行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来源:信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