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用协会举办研讨会 产学研共议信用监管

 

 

近日,北京信用协会和会长单位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京联合举办信用产学研研讨会,来自信用服务机构、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围绕信用监管相关话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金电联行首席咨询官汤江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民商经济法室主任、教授王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章政、北京信用协会首席运营官范文清、北京信用协会常务副会长安明等专家出席研讨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强调,提高政府监管效能,要着力解决好“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要创新监管方法,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李克强总理在3月5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提高监管效能。今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市场信用监管体系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实践路径等。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依法依规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根据企业违法失信的风险高低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创新和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升监管效能,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构建信用导向的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信用监管的认识,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回顾了我国信用监管的演进过程,阐述了信用监管的内涵、主要内容、主要特点、实施的路径、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完善信用监管提出了对策和建议。韩家平指出,信用监管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要的制度集成创新,也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信用监管突出了“信息”和“信用”在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能够大幅提升失信成本,让监管“长出牙齿”。

金电联行首席咨询官汤江灏从业务一线的角度谈了他对信用监管的认识。他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稳定的信用关系基础上的法治经济,信用监管正从1.0版向2.0版发展。在信用监管2.0模式下,信用监管能够区分行业、规模等因素导致的市场主体社会危害,根据风险度不同,划分主次轻重,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监管,精准监管”。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民商经济法室主任、教授王伟在发言中指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新时代的伟大社会工程,信用监管是新型监管机制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发展,信用监管已成为高度专业化的监管体系,形成了专业化的组织体系、专业化的制度体系、专业化的监管平台和专门化的监管工具。信用监管在个体层面、政府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基础性作用均已显现出来,如在个体层面,依托信用监管机制释放活力,让社会成员获得更多自由;在政府层面,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了政府管理变革;在社会层面,则体现为以信用增进社会信任,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在进一步加强信用监管的法治化方面,王伟从明确行政性惩戒的构成要件、行政“黑名单”严格法治化、信用修复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章政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发展方向(从无序市场到有序市场)、围绕治理目标和多元监管手段效能综合提升的方向(法律、标准、技术、信用、行政)、围绕发挥和创新巿场监管效能、功能、作用的发展方向(新业态新领域新路径等)等方面,阐述了关于市场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发展方向的若干思考。

大公国际、联合征信、中国诚信、恒诚千里、北京信构、宜信致诚、北京正信、爱信诺征信等信用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协会介绍
创建时间:2022-03-10 10:12
首页    协会动态    北京信用协会举办研讨会 产学研共议信用监管